美媒《Army Recognition》报道称,在澳大利亚举行的“护身军刀25”演习期间,美国陆军第3多域特遣队使用了提丰(Typhon)武器系统,成功发射了一枚陆基型标准-6防空导弹,击沉了海上靶标。这一事件验证了陆基精确海上打击作战的可行性,展现了标准-6导弹作为反舰武器的潜力。
防空导弹对地或对舰作战,并非一个新鲜的概念。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便经常将老式S-200和S-300防空导弹改装为弹道导弹使用。然而,标准-6防空导弹价格极为昂贵,美国是否真的愿意大量使用这款防空导弹作为反舰弹道导弹呢?
提丰(Typhon)导弹系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是美国陆军为了提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而进行的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该系统旨在填补短程精确打击导弹与远程高超音速导弹之间的空白。其核心是安装在卡车上的MK-41发射平台,可以通过C-17运输机快速部署,并能够发射射程超过千公里的战斧系列巡航导弹及标准-6导弹。
展开剩余81%战斧巡航导弹的射程超过千公里,但它以亚音速飞行,因此在当今防空体系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其实际效果并不乐观。美国对此心知肚明,尽管如此,由于长时间忽视陆基打击能力的提升,美国在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方面确实面临着较为贫乏的选择。
为了弥补这一空白,美国选择对标准-6防空导弹进行改进,将其用作反舰或对地打击武器。标准-6防空导弹的规格为:长6.6米、直径340毫米,战斗部重64公斤,总重1.5吨。其最大射程可达370公里,最大射高33公里,最高速度为3.5马赫,拦截高空目标时的最大射程为240公里。
防空导弹与反舰导弹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许多苏联的中远程防空导弹,如S-300,早已具备了对地打击能力。标准-6的64公斤战斗部重量,甚至超过了鹰击-9反舰导弹的30公斤战斗部,这意味着它完全能够作为反舰导弹或者巡航导弹使用。此外,标准-6具备了较为出色的射程与速度,其最大射程为370公里,速度可达3.5马赫,远超NSM、鱼叉、飞鱼等反舰导弹。在机动性方面,作为空空导弹的标准-6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机动能力,加之主动导引头的加持,它的精度非常高。因此,若说标准-6是西方国家目前最强的反舰导弹之一,也不为过。
提丰武器系统作为一款可快速部署的车载反舰与对陆打击系统,在封锁重要海上通道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美国研发提丰的目的之一,便是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区域拒止能力,应对日益强大的中国海军。通过分散火力,提丰可以提高反区域拒止的难度。它能够迅速部署在岛屿和礁盘上,从而造成敌方的极大压力。
然而,问题在于,标准-6毕竟是一款防空导弹。尽管将其改装为远程空空导弹(AIM-174)并不难,但用它来执行反舰任务是否真的合适呢?标准-6的战斗部重量为64公斤,相比之下,像鱼叉反舰导弹等其他经典反舰导弹的战斗部重量通常都在200公斤以上。显然,64公斤的战斗部并不足以对大型舰艇造成致命伤害。
例如,俄式防空导弹一向强调具备强大的反舰能力。以S-300为例,其5V55系列防空导弹的战斗部重量为133至150公斤,而48N6系列的战斗部重量也在143至150公斤之间。这些防空导弹的战斗部重量相当于鱼叉、鹰击-83等反舰导弹的“半份”,但依然能够发挥强大的反舰作用。在2015年,沈阳舰就曾测试过S-300防空导弹作为反舰武器的实际效果。
与此相比,美国的防空导弹则显得相对“专业不对口”。1988年,在著名的“螳螂行动”中,美国海军佩里级“辛普森号”驱逐舰向伊朗海军战士-II级导弹快艇“乔森号”发射了五枚标准-1防空导弹,但并未成功击沉。最终,舰炮才成功将其击沉。值得注意的是,标准-1的战斗部重量为62公斤,和标准-6的64公斤相比,并无太大差别。
显然,美国试图让标准-6防空导弹作为反舰弹道导弹使用,无疑是一种极具抽象性和挑战性的想法。空空导弹的连续杆战斗部或离散杆战斗部对脆弱的战斗机有效,但对水面舰艇的打击效果却大大折扣。实际上,即使是千吨级的护卫舰,可能也需要十枚标准-6才能有效摧毁。而考虑到标准-6的单价接近430万美元,美国如何可能大量部署这款防空导弹作为反舰武器呢?即使仅是测试几枚作为样本,真要付诸实战,美国国会也必定会对此产生强烈反应。
因此,将标准-6作为反舰导弹显然是行不通的,其毁伤能力相当有限,几乎无法对主力舰或大型军舰造成实质性威胁。然而,作为一种“海盗武器”,标准-6在封锁水道、阻碍民船航行方面的表现则非常突出。美国在多轮警告后,可能会直接对民船发射标准-6,虽然它的战斗部相对较小,难以直接击沉船只,但足以迫使民船停航,从而强行登船检查或扣押。
如此一来,标准-6反舰能力虽有限,但若被当作“海盗武器”使用,的确可以对中国乃至其他国家造成较大的麻烦。对于美国来说,这样的武器是否真能达到战略目标,仍然值得深思。
发布于:天津市汇盈策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